• 首页
  • 部门简介
    1. 部门职责
    2. 领导分工
    3. 机构设置
  • 通知新闻
    1. 通知公告
    2. 工作动态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安全教育
    1. 政治安全
    2. 治安安全
    3. 交通安全
    4. 消防安全
  • 党建工作
  • 社区工作
  • 资料下载

安全教育

  • 政治安全
  • 治安安全
  • 交通安全
  • 消防安全

治安安全

首页  -  安全教育  -  治安安全  -  正文

大学生安全防范——防范抢劫篇

发布时间:2016-10-18     作者:    浏览次数:

※典型案例

案例一: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女生刘某某,2012年9月考入我校后,其男友随其到汉,租住在鹏翔花园,无业,以抢劫、盗窃为生。刘某某参与了犯罪行为的策划,非法所得财物供两人挥霍,其中大部分由刘某某使用。公安机关已对两人以涉嫌抢劫、盗窃犯罪予以刑事拘留并待判决。

案例二:某校两学生晚上外出喝酒后无钱付账,其中一学生拿出随身的弹簧刀,挡住一路人说:“给点喝酒钱。”那人说没有,两人便让其离开。后路人报警,警察将还在外面游荡的两人抓获。事后两人称,跟他要点酒钱,没有钱就算了,当作开玩笑。让人无语的大学生!!!

※专家解读

1.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,法制观念淡薄,协从抢劫,依然获刑。

2.大学生交友要谨慎,交良友离损友,希望广大学生擦亮双眼,谨防损友。

3.大学生应培养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,切勿从众让虚荣心作祟,相互攀比对于提升自我毫无裨益,过度消费反而使自身承担着诸多潜在风险和压力。大学生与其盲目追求物质享受,不如静下心主动学习和实践,以此提高自己的竞争力。

4.大学生应学法、守法、用法。学生应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,主动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,如《宪法》、《刑法》、《民法》、《国家安全法》、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、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、《学生手册》等,以提高自己法律素养,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,当新时代合格大学生。

※法律规定

一、抢劫罪的概念

抢劫罪(刑法第263条)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对财物的所有人、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、胁迫或其他方法,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。抢劫罪的暴力,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,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,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。这里的其他方法,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、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。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,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。

二、抢劫罪的处罚

抢劫罪的处罚有两个法定刑幅度:一个是对一般情形的抢劫罪适用的“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”的较低的法定刑幅度;另一个是对具有法定的八种严重情形之一的抢劫罪适用的“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”的较重的法定刑幅度。

八种严重情形:

(一)入户抢劫的;

(二)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;

(三)抢劫金融机构的;

(四)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的;

(五)抢劫致人重伤、死亡的;

(六)冒充军警抢劫的;

(七)持枪抢劫的;

(八)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、救灾、救济物资的。

※如何防范抢劫

1.夜间切勿单独到昏暗偏僻的地方谈心、行走,尤其是女生更要特别注意。

2.在道路上行走时,不要单肩背包,以防骑摩托车抢劫;

3.切勿轻易将手机、钱包、项链等贵重物品外露,以防被抢;

4切勿在走夜路时,低头使用手机或长时间电话聊天,否则应分散自己的注意力,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;

5.在银行取钱时,应注意观察周边情况,在确认安全后方可取钱离开。

6.大学生应学法、守法,不触碰法律红线,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。

※遭遇抢劫怎么办

1.保持冷静,沉着应对,切勿惊慌失措,这是应对危险的前提和首要条件。

2.在“敌强我弱”的情况下,不可与其对抗,在佯装顺从的前提下,寻找脱身机会和其他对策。在无法脱身的情况下,只能放弃财物而保全生命。

3.可试着与犯罪分子说笑斗口,巧妙麻痹作案人,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;采取默认方式交出财物,使作案人放松警惕,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;

4.在“敌我力量”悬殊不大的情形下,可理直气壮地对犯罪分子进行说服教育,晓以利害,造成其心理恐慌,迫其终止犯罪行为;

5.在有条件对抗的情况下,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、木棒等与犯罪分子对峙或攻击,迫使犯罪分子逃离或终止犯罪行为。

6.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应大声呼叫,引起周边人员注意,寻求周边人员帮助,共同应对犯罪分子。

7.注意观察,准确记住犯罪分子的身高、年龄、体态、发型、衣着、五官、口音等特征,记住其逃跑方向,尔后及时报警。

上一篇:大学生安全防范——防范校园“小额贷”

下一篇:大学生安全防范——财产安全篇

联系电话:027-87992067
版权所有: 武汉工程大学党委保卫部 保卫处
技术支持:武汉工程大学网络信息中心

报警求助电话

流芳校区:87992110

武昌校区:87194110

访客预约系统

保卫处微信公众号

国家反诈中心